管槽設計與施工管理 一、管槽設計 管槽設計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及信息點的分布情況,選擇最佳的路由及布線方法。勿需贅言,合理的路由及布線方法的選擇對系統的可靠性、經濟性、安全性、可擴充性、可管理性等方面的重要影響。管槽設計作為綜合布線的一個重要環節,必須予以重視。 1、主干通道的管槽設計 主干通道是大樓的通信網絡的骨架,主干通道把主終端設備間的電纜引向不同樓層或相同樓層。主要根據干線路由長度及主干線纜 條數計算通道橋架和管槽的大小、數量。 2、水平系統的管槽設計 水平系統的管槽設計要根據建筑物的結構、布局及信息點的分布情況,選擇最佳的路由及布線方法。設計出最短的、最易安裝的路 由。設計電纜路由時,必須考慮以下因素: 建筑物的功能 美學考慮 電磁干擾 特定路徑的優缺點等 同時,必須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的布線方法,如橋架、管槽(地板下走線、天花板型走線)等方法。詳細設計在此不作 討論。
二、施工設計細則 1、施工要求 設備間要求 選址宜在網絡中間位置,并靠近電纜入口和網絡接處。要便于接地、環境溫度與濕度要適中的地方。室體要能耐火1小時,又防靜 電、 防有害氣體,遠離電磁干擾源、防鼠。交接間要求同設備間要求,且面積最好能滿足200個工作區硬件設置。線纜及管槽. 1) 布線方法包括:橋架、管槽(地槽、天花槽等); 2) 管槽設計留空余量>40%為宜,暗槽留空>60%為宜; 3) 管槽安裝平直、美觀; 4) 接口平滑無毛刺; 5) 轉彎過渡盡量接近135º; 6) 吊勾上防銹漆。 7) 路徑盡量短。 8) 底盒離地高度300mm。 9) 天花槽上端留空至少8公分。 10) 彎曲管15米處要加過渡盒。 11) 槽管配合要緊密平滑。 2、布放線纜施工細則 1)、水平區放線 A. 線纜平直通順,避免扭絞; B. 避免重壓線纜; C. 避免串拉兩個以上轉彎; D. 避免接口處拉傷線纜; E. 轉彎半徑>4D(D為纜徑),施工中:>8D;大對數纜:>10D; F. 拉力<11公斤; G. 排放整齊、松緊適中; H. 開始放線要同時寫標簽于兩端,避免編號錯位,開剪前先貼標簽; I. 墻口預留長度0.3~0.6米; J. 配線架(IDF),預留3~6米(實際中可取從地面算起再2米)。 2)、垂直區放線 A. 放電纜從上至下施放,上下配合好,不要浪費電纜。 B. 上層避免局部受力太大,傷到線纜,這一點要靠措施保證。 C. 注意電纜不要扭絞,要成組綁扎,每1.5米處綁扎一次。 D. 其它方面同水平區要求。 E. 主配線架(MDF)也予留3~6米,布放條數按系統圖設計而定。 4)機柜安裝細則 A. 垂直偏差<1%。 B. 并排前后偏差<3mm。 C. 并排左右間隙<3mm。 D. 間隔對齊成排偏差<5mm。 E. 內部安裝符合廠家要求 5)雙絞線成端細則 A. 雙絞線開皮要嚴格按規程操作以免傷芯線,開皮長度要適當。 B. 端接時本工程統一采用568B接法。 C. 對絞的一對線平叉長度<1cm。 D. 卡接時掌握先近后遠,先下后上的原則進行。 E. 確保長接到位接觸良好。 F. 放入底盒時應順向轉弧放入避免折成死角壓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