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設計依據 1. 根據綜合布線工程圖。 2. 根據綜合布線工程系統要求。 3. 根據平面施工圖。 4. 根據配置表、布置圖。 5. 相關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 ANSI EIA/TIA 568A商用建筑的電信布線標準 EIA/TIA 569商用建筑標準中對電信路由和空間的規定 EIA/TIA 570照明,住宅和輕工業建筑布線標準 EIA/TIA 606配線間的管理 EIA/TIA 607屏蔽與接地 ISO/IEC 11801商用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EN/50173歐洲商用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EIA/TIA TSB-67測試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物綜合布線標準《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《城市住宅區和辦公樓電話通信設施設計標準》 CCITT 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絡標準 IEEE 802.3 10BASE-T網絡標準 IEEE 802.5 TOKEN RING網絡標準 ANSI FDDI 100MBPS光纖分布數據接口高速局域網標準 ATM 155MBPS/622MBPS異步傳輸模式標準 RS232、X.25、RS422異步、同步傳輸標準 6.安裝與設計規范 中國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 結構化布線系統設計總則
二、設計原則 實用性──充分滿足當前各種通訊服務的要求 擴充性──為將來系統的擴充留有充分余地 靈活性──任一信息點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設備,且易于系統的重新配置 安全性──利于防火、防水、防雷擊、防破壞 可靠性──利用容錯設計,盡可能減少系統中斷 經濟性──在滿足應用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造價 統一性──與網絡設計方案有機結合,最大限度發揮網絡的作用 可管理性──便于管理和減少維護 兼容多廠商的設備 綜合多種服務(如數據、話音、圖像等) 使用標準信息插座 適應新技術應用的需要 高度的靈活性、采用星型物理連接,適應各種網絡拓撲結構的需要,易于重新配置 完善的文檔資料,易于管理和維護 三 設計目標 根據綜合布線工程的總體設計要求,擬將該樓建設成具有先進水平的智能化圖書館。要求達到以下目標: .高效:將建筑的結構、系統、服務、管理四個基本因素進行優化組合,提供一個投資合理,具有安全、舒適、快捷的生產、科研、 辦公環境,從而提高工作效率。 .便捷:通過現代化高科技手段,采用計算機網絡對圖書館的運行進行實時監控管理 .科學管理的硬環境:由于通訊自動化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建立,為生產、科研、辦公的管理手段創造硬環境,實現管理的先進性、 科學性。 .降低管理費用:智能大廈是建立在集中監控、人機界面、信息共享、系統集成基礎上的綜合管理模式,減少了維護管理人員,各系 統信息顯示集中、直觀,降低了營運成本。 .智能大廈系統具有先進性、安全性、可擴展性:智能大廈系統將原有分立各系統、計算機網絡和通訊系統、辦公自動化系統進行有 機的系統集成,因此系統定位起點高,設計水平先進。為滿足將來升級換代的需要,系統在設計上留有充足的可擴充余地。 .能大廈系統的設計,以樓宇自動化系統為基礎,以綜合布線系統為橋梁,應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、現代控制技術、現代通訊技術 現代圖象處理技術,配以數字程控交換機,數字/圖象傳輸和計算機網絡設備,實現智能大廈各系統間的信息交換、信息共享、信 息處理及相關系統的互連控制,最大限度地實現上述目標。
|